青岛滨海学院国际民间外交研究中心成立于2024年7月。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,践行“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,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”的外交理念,立足青岛,服务山东,面向国际,聚焦国际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,探索新时代民间外交的新路径、新方法,讲好中国故事,促进民心相通,推动民间交流与合作,打造多学科参与、多重资源共享的研究平台。

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联盟单位,主要研究方向:

民间外交理论研究。研究民间外交作用机制、区域国别与民间外交等,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民间外交案例的分析,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,丰富民间外交理论体系,为民间外交实践提供理论参考。

文化传播与人文交流。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、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,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,促进文明互鉴。结合青岛地方文化特色,关注海洋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,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民间外交的融合发展。

高等教育国际化。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跨境教育的新形态,研究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、发展路径及面临问题,重点关注中外合作办学、国际学术交流、留学生教育等领域,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。

非政府组织与民间外交。探讨非政府组织在民间外交中的理论基础、实践模式、作用机制及挑战,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,为优化非政府组织参与民间外交的路径提供政策建议。

区域经济合作的社会嵌入性研究。基于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背景,分析次国家层面经贸往来的社会文化基础,建立经济外交与社会资本的理论联结;研究企业、商会、智库等主体在促进经贸往来和民心相通中的角色,服务地方对外开放战略。

中心将秉承开放、创新、合作的理念,强化智库功能,与国内外高校、研究机构、社会组织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间外交研究高地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